在线客服


媒体发文质疑嘉联支付pos机搭售保险变相收费,嘉联立刷客服是24小时的吗

分享到:
点击次数:600 更新时间:2024年05月29日21:48:24 打印此页 关闭


POS机咨询微信号:pospay12       或QQ:50696829

image.png


pos机商城(http://www.pospay38.com/)讯:


5月27日,《时代周报》发文称嘉联支付疑捆绑搭售保险, 费用2年涨两倍”。文中称,嘉联支付旗下的POS机用于刷卡消费,并与保险产品捆绑销售。系统默认选择采购,取消采购需要复杂的操作。此外,该保险产品的保费最近有所上涨,一些用户质疑嘉联支付通过提高捆绑保险产品的价格来收取更多费用。此举是变相涨价,涉嫌侵犯消费者的各项权益。


嘉联支付严正声明:律师函、关停账户


5月24日,嘉联支付发布声明称,近日收到商家举报,称市场上有不法分子以“嘉联支付”及其子品牌“丽华”名义实施短信诈骗,内容为“设备即将终止服务”“交易费用上涨”等。上述行为不仅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损害公司的市场声誉和品牌形象,给公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负面影响,也给商家造成困扰和潜在的财产损害风险,产生不良影响。


对此,嘉联支付郑重声明,不会通过任何短信或电话方式向商家出售受理终端。相关短信或电话均为犯罪分子以我公司名义发送的虚假信息。


针对违法行为,公司法律团队已依法取证,同时通过法律途径与涉事短信运营商“北京万乐通达科技有限公司”协商。到声明发出时,涉事公司已收到律师函,并配合律师团队整理证据材料。


此外,嘉联提醒所有合作服务提供商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监管机构的规定、我公司的《收单业务外包管理制度》、《服务提供商风险管理制度》等相关规定开展业务。严禁通过摊位、电话销售、邮寄或者互联网渠道销售验收终端;严禁冒充他人进行业务拓展或推广。


对于违反服务商管理规定的人员,嘉联表示已按照服务商管理条例进行处理。


0058e630-658d-4a35-906e-96bc91546007.png


二、嘉联支付捆绑搭售保险被质疑


据时报周报报道,5月下旬,林肖(化名)向记者爆料称,嘉联支付旗下的POS机正在通过刷卡销售一款名为“无忧收款”的保险产品。系统自动检查了购买选项,并必须经过复杂的程序才能取消购买。此外,该保险产品的保费最近有所上涨,一些用户质疑嘉联支付通过提高捆绑保险产品的价格来收取更多费用。


在第三方维权平台黑猫投诉中,近一年来,有不少用户反映,嘉联支付的POS机产品捆绑“无忧支付”服务,被“隐性”扣款。此外,在抖音平台上,也有用户反映了类似情况。


6a58d5b9-6008-4f5d-b0e0-dd6124557e5d.png


林晓提供的视频显示,只要在POS机上输入交易金额,系统页面就会默认选择“无忧支付”。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用户自动选择了价格在9.9元至16.99元之间的保险服务。在交易页面上,“无忧支付”用小字体标记,并不表示是保险。如果不仔细阅读,它确实很容易被“欺骗”。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嘉联支付POS机捆绑保险产品的行为涉嫌违规甚至侵权。


康德智库专家、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陈元表示:“支付POS机捆绑保险产品并默认选择产品确实涉嫌违规,可能侵犯商家的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业内人士也分析称,支付机构以“确保资金及时到位”为借口收取费用,目的是间接增加费用,涉嫌违规。


根据监管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明确要求收费透明,不得强制捆绑增值产品。

此外,林晓还告诉《时代周刊》记者,嘉联支付大幅提高了“无忧支付”的价格,短短两年内,产品溢价(服务费)翻了好几倍。


据林晓提供的交易视频显示,A在POS机上的交易金额为2000-5000元,无忧支付9.9元;交易金额为1万元,产品费用为14.99元;交易金额为2万元,产品费用为16.99元。


两年前,当交易金额在1000元至5000元之间时,产品溢价为1.29元;当交易金额在5000元至10000元之间时,产品溢价为2.49元;当交易金额在1万至2万元之间时,产品溢价为3.69元;交易金额超过2万元,溢价4.89元


5月25日,嘉联支付回复《时代周刊》记者称,“‘无忧托收’是一款保险产品,如果24小时内没有及时收到快速交易,将获得一定的赔偿。该保险的定价主要根据不同的产品、保险公司和购买的保险内容而有所不同。我们已经通过产品界面向用户提供了详细的解释和收费标准。”


保险费不仅由嘉联收取,而且默认情况下会自动扣除。即使用户可以关闭它,它大多就像一种不能扔掉的狗皮药膏。它每隔几天就会自动打开一次,可能会被意外宰杀。如今收费混乱的局面也是行业多年恶性竞争的结果,这与支付公司、代理商、用户息息相关。支付行业混乱的收费局面何时才能结束?我们仍然需要各方共同努力。